欢迎来到甘肃省研学旅行服务平台—甘肃研学旅行网
位置: 首页 教育资讯 详情内容

科研团队为稀土穿上“能量转换外衣”

记者20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韩三阳副教授团队联合黑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力量,为稀土纳米晶设计了一件独特的“能量转换外衣”,可高效传递能量,为其在现代光电技术中的产业化应用扫清了关键障碍。相关成果以“捕获电生激子实现可调谐的稀土纳米晶电致发光”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稀土纳米晶因发光颜色可调、谱线窄、稳定性高等优势,被视为电致发光领域“潜力股”。但该材料的绝缘特性导致电流无法直接注入,使其无法像半导体材料那样被电流直接高效点亮,难以应用于LED(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现代直流电致发光器件,陷入“穿着棉袄跑步”的技术困境。

针对这一核心瓶颈,联合团队创新性提出有机—无机杂化策略,通过表面修饰为稀土纳米晶穿上“能量转换外衣”。这件“外衣”可精确调控能级结构,将激子能量高效传递给稀土离子发光体,成功解决了电致发光中激子产生、输运和注入的关键难题,实现高色纯度、光谱可调的高效电致发光。

早在2020年,韩三阳团队就在《自然》发表稀土材料光致发光相关成果。此次研究进一步构建起从光驱动到电驱动的完整技术链条。该成果无需大幅改动器件结构,仅通过调控稀土离子即可实现多色发光,在高分辨率显示、近红外技术等领域应用潜力显著,未来有望拓展至人体健康监测、无创检测、农作物补光等场景。(记者华凌 朱虹)

THE END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QQ:266971061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研学新闻

最新文章

课程设计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