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下午,由石景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情系新业润少年・研学京城筑梦行”新就业群体子女关爱活动圆满落幕。来自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20组家庭,在四天三夜的沉浸式研学中,穿越历史与科技、触摸国防与红色记忆,更在亲子协作中收获成长与温情。这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实践,以“多维融合”的创新模式,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打造了一场寓教于乐的成长盛宴。
亮点一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
打造“硬核科技”与“柔情文化”的交织课堂
活动首日,孩子们在石景山区科技馆化身“小小科学家”,通过VR技术“穿越”至宇宙诞生现场,与智能机器人互动,更在发光地球仪手工课上,将地理知识与亲子协作融为一体。次日,非遗老师带领亲子家庭制作掐丝珐琅玻璃灯画,孩子们以铜丝为笔、珐琅为墨,在方寸之间感受“燕京八绝”的匠心传承。这种“科技+文化”的双轨教学,让硬核科技与人文温度同频共振。
亮点二
军事化训练+红色实践
锻造“坚毅品格”与“家国情怀”的成长双翼
活动将军事化训练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打造“知行合一”的成长课堂。教官以标准军姿训练磨砺孩子们的耐力,更通过“打背包”实操课,传授“三横两竖”的细节智慧,让“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深入童心。在军事博物馆,孩子们抚摸古代兵器上的岁月痕迹,聆听近代战争的烽火故事,国防意识悄然萌芽;在抗日战争纪念馆,他们通过文物与英雄事迹对话,亲手制作爱国主义立体小夜灯,让“家国情怀”在光影中具象化。一位外卖员父亲感慨:“孩子回到旅店后主动整理自己的内务,说‘要像解放军一样整齐’,还问我‘爸爸送外卖是不是也在保卫城市’!”
亮点三
工业遗址+书香浸润
构建“历史记忆”与“未来图景”的对话桥梁
第三天,孩子们登上首钢园三高炉,仿佛“穿越”至钢铁冶炼的火热现场,在解说员的讲述中理解“工业血脉”的传承。转场石景山图书馆后,他们化身“小小图书管理员”,学习借阅流程、参与阅读分享会,更在“梦想起航”立体画创作中,将高炉的机械美学与图书馆的静谧书香熔铸于画布。这种“从重工业到轻阅读”的场景切换,让历史厚度与未来想象在孩子心中交织。
亮点四
亲子共融+安全护航
构筑“情感联结”与“成长保障”的温馨共同体
活动全程采用“亲子协作+军事化管理”模式:家长与子女共同完成手工任务、参与军事训练,晚间查寝时工作人员记录健康反馈,针对晕车、过敏等特殊需求调整餐食与座位。安全保障方面,主办方为每位参与者购买意外险,配备急救箱与随队医护人员,更通过“每日补充包”提供防晒霜、驱蚊液等细节关怀。
本次研学活动以小切口推动新就业群体“心融合”。石景山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探索新就业群体服务的创新实践,通过“文化浸润+科技赋能+红色铸魂”的多维设计,既弥补了子女因父母工作繁忙错失的城市体验,更以“亲子共融”强化家庭归属感。未来,石景山区将持续推出此类“有深度、有温度、有创新度”的关爱行动,助力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得进、留得下、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