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教育基地、华润雪花啤酒(甘肃)有限公司、融创立方产业加速器(甘肃)有限公司、甘肃省公航旅融资租赁公司、甘肃省公航旅商业保理公司、甘肃担保集团以及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等10家企事业单位。通过实地走访,让学子在实践中深化专业认知,为经济学科实践育人与区域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农业领域:科技与集约点亮产业升级之路
实践团走进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和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基地,在农科院的组培室、智能温室与集团的无土栽培玫瑰棚、规模化番茄温室中,直观看到脱毒百合种苗的培育、玫瑰的集约化种植,以及5人即可管控8000平方米温室的高效模式。这让同学们清晰认识到,农业已从“看天吃饭”转向“数据说话”,全产业链布局下,科研创新能让百合等农产品附加值数倍跃升,而集约化经营则释放出显著的规模效应,二者共同构成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经济逻辑,也让大家对产业经济学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等理论有了更鲜活地理解。
工业领域:实体企业展现管理智慧与产融协同
在华润雪花啤酒(甘肃)有限公司及融创立方产业加速器(甘肃)有限公司的走访中,实践团看到实体企业的发展路径与管理内核。华润雪花啤酒的自动化生产线展现出精细化管理的智慧,融创立方产业加速器分享了产业加速的市场逻辑。这些实践让同学们明白,实体企业更看重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校园实践成果比头衔更有分量;同时也读懂了产融协同的重要性——金融工具需扎根实体,才能真正支撑经济发展,而提前通过实习触摸市场脉搏,是规划职业路径的有效方式。
金融领域:职场需求与行业趋势清晰可见
实践团在华龙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公航旅融资租赁公司、甘肃省公航旅商业保理公司、甘肃省担保集团、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探访中,深入了解金融领域的人才需求与发展趋势。从华龙证券“专业+实践”双驱动的人才标准,黄河财险“扎根基础岗位、平衡专业深浅”的职场建议,公航旅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案例阐释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输血”,到泰康养老“懂金融、善沟通、能抗压”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同学们明确了资本市场对“证书+能力”的双重看重,也知道实习经历是求职的“硬通货”。同时,人口老龄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保险+医养”生态等内容,让理论学习与行业现实紧密相连,更清晰地看到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具体路径。
产教融合:让知识扎根实践土壤
“走访让书本上的概念有了真实的模样。”这是实践团成员的真实感受,也体现了本次实践的重要价值。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书记张宏斌表示,访企研学是“一院一品”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接各领域企业,能精准优化人才培养方向。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在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育等方面发力,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让学子在实践中成长,为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