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中小学研学旅行服务平台—甘肃研学旅行网
位置: 首页 实践案例 详情内容

“筑梦未来 共建美好”——康县“成长筑梦行动”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研学润童心

晨光漫过山林时,孩子们便坐上观光车在蜿蜒的山路中穿行,山谷间回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望着脚下连绵的山脉纷纷感叹,“老师说这是我们家乡的脊梁。”“原来家乡的山这么高,

筑梦未来

共建美好

快乐暑假·安全伴你成长

当夏季的微风拂过康县的山水,康县妇联组织的为期14天的“成长筑梦行动”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正在蝉鸣与欢笑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在督促孩子们认真完成假期作业、开设趣味课堂的同时,活动还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山野、博物馆、消防基地、科技馆等地参观学习。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精彩瞬间吧!

在山水间触摸家乡温度,在非遗里读懂文化根脉

晨光漫过山林时,孩子们便坐上观光车在蜿蜒的山路中穿行,山谷间回荡着欢声笑语。孩子们望着脚下连绵的山脉纷纷感叹,“老师说这是我们家乡的脊梁。”“原来家乡的山这么高,树这么绿,空气里都是青草的香味!”下山时,孩子们的口袋里装满了捡来的树叶、石子,那是他们与自然交换的 “秘密礼物”。这场自然探索,不仅让孩子们在山间美景放松身心,更在心底埋下了 “热爱家乡、守护自然” 的种子。

午后的康县博物馆成了孩子们探寻家乡历史的“时光穿梭机”。讲解员的指尖划过茶马古道的地图,马帮的铜铃、商贸的传奇故事仿佛在眼前重现,让孩子们忍不住伸手触摸——原来家乡的过往,藏着这么多奇妙的故事。

在悠乐森林研学基地的课堂上,孩子们体验了古法造纸、植物拖印、漆扇制作等非遗手工。当纸浆在手中变成平整的纸张、当花叶的纹路在布上绽放成独一无二的自然勋章、扇面在绚烂颜料中游走,传统工艺在孩子们的手中焕发新的光彩,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巧与厚重,感悟非遗文化代代相传的价值与意义。

责任担当融入青春血脉,科技梦想悄然萌芽

第二天,消防基地、科技馆、红色纪念馆成为了孩子们新的 “成长课堂”。在康县陇南根据地纪念馆,孩子们参观了“铁流滚滚风雷荡 屡经激战向陕北”红二方面军长征战役专题展,革命史料、文物藏品、复原场景,与讲解员口中的革命故事相互交织,带领孩子们回望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从少年英雄的事迹中汲取榜样力量。

最让孩子们“热血沸腾”的是消防基地之行。训练场上消防员们展示了攀爬云梯、绳索速降等日常训练项目,整套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孩子们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有的忍不住鼓掌加油。走进消防员宿舍,棱角分明的“豆腐块”被子、整齐划一的生活区,让孩子们不禁感叹消防员严谨自律的优良品质和钢铁般的纪律意识。在参观消防设施、学习安全知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脸上写满认真 —— 或许在孩子们的梦想清单里,已悄悄多了一个“守护他人”的身影。

午后,孩子们来到康县科技馆,仿佛置身于充满奇幻色彩的科技世界,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前沿科技,从神奇的物理现象到浩瀚的宇宙奥秘,每一件展品都让孩子们驻足停留,仔细观察、研究,亲身体验科技的神奇与魅力,在一声声 “原来科学这么有趣” 的惊呼里,好奇的种子破土而出,科技的梦想就此点亮。

脚步不停收获满盈,成长不止于课本

这个夏天,从自然山川到历史场馆,从非遗工坊到红色基地,孩子们用脚步丈量乡野、用双眼发现美好。两天的县内研学之旅让孩子们不仅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更在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敬畏历史、向往科学的种子,这些播种在夏日里的梦想,终将在未来绽放出最美的花。

THE END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2352124124),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相关阅读

研学新闻

最新文章

课程设计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