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省研学旅行服务平台—甘肃研学旅行网
位置: 首页 教育资讯 详情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要构建更具韧性的农食系统

人民网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郝孟佳、李依环)“全球气候正经历急剧变化,农业生产受到显著影响。面对这一挑战,需通过践行大食物观,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更具韧性的农食系统。”近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举办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农业的低碳绿色转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减缓或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孙其信说,农业和森林一样,是一个巨大的碳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量中,农业占20%左右。通过科技创新减少排放、增加碳汇,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孙其信举例指出,通过新型动物饲料与养殖技术可降低20%-30%的甲烷排放,新的水田耕种技术也能大幅减少稻田甲烷排放。“这些新型技术和种植技术、生产方式,既可以更加完全地保障粮食安全,还能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他说。

“提升农业生产力是建设有韧性的食物供应体系的核心举措之一。”孙其信表示,人工智能与农业的交叉融合是必然趋势,也是农业实现深度转型的需要。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开发的无人机遥感与地面机器人系统,结合图像视频处理技术,已接近育种专家水平的机器智能体。

对于如何更好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孙其信谈到,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存在经营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等短板。要建成农业强国,我国仍需从多方面着力,包括提高单位产品生产效率、强化科技创新、培育农业企业等。同时,还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THE END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QQ:266971061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研学新闻

最新文章

课程设计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