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省研学旅行服务平台—甘肃研学旅行网
位置: 首页 实践案例 详情内容

研学课走进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公民警校” 学子体验别样研学

普陀区教育局与上海市社会实践研究德育实训基地联合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公民警校”项目开展普陀大学堂(法治学堂)活动。

近日,普陀区教育局与上海市社会实践研究德育实训基地联合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公民警校”项目开展普陀大学堂(法治学堂)活动。来自铜川学校、真如文英小学等学校的同学们走进训练基地,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研学课。

“这个盾牌比我想象中重多了!”防暴演练环节中,教官们向学生详细介绍并展示了民警出勤的基础装备。通过触摸防暴盾和头盔、试穿防护马甲,孩子们亲身感受装备的重量和防护作用,也对警察工作的艰辛和危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随后,紧张的实景演练开始,只听教官一声指令,演练团队迅速进入状态:手持盾牌组成防线、果断出击制服“暴徒”、默契配合解救“人质”,整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向同学们展示了队员们专业的战术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原来遇到危险时,警察叔叔会这样保护我们!”同学们对这份“沉甸甸”的安全感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在日常体能训练展示环节,特警队员们则向学生们现场展示了常规训练的完整流程。跑步、推轮胎、举沙袋……每一项内容都考验着队员们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这些训练不是‘表演’,日复一日的训练都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更快一秒抵达现场、多一份保护群众的力量。”教官解说道。许多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警察的训练日常,比想象中的还要辛苦和震撼。

“如果用一种颜色代表开心,你会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话,你会写什么?”“硬核”体验之后,专业教官以亲切耐心的提问开启了心理课堂环节。课程创新融合安全科普与心理疏导,引导孩子们在画纸上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再由教官逐一查看画作,从色彩选择、画面内容中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并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官介绍,心理疏导的意义不仅是“解开心结”,更是帮孩子们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与“情感沟通能力”,让安全防护从“外在警惕”延伸到“内在自强”。

THE END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QQ:266971061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研学新闻

最新文章

课程设计

TAG